纪立农:2011 IDF餐后血糖管理指南解读

发布日期:
2013-11-28
作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纪立农

出处: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3-11-28 C14循环
摘要:

纪立农:2011 IDF餐后血糖管理指南解读

据统计,2011年全球共有3.66亿的糖尿病患者,估计至2030年该数字将达到5.52亿,糖尿病的警钟已在全世界鸣响 2012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表明,中国已成为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为推动华人糖尿病研究和防治,20131121日,第5届亚太拜耳华人糖尿病分论坛(ABCD论坛)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会议上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解放军总医院潘长玉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秀钧教授主持,中日友好医院杨文英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童南伟教授和做了专题学术报告。

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进步,餐后高血糖的危害已获得全球糖尿病学界的一致认同。2007年,IDF发布了全球首个餐后血糖管理指南,2011年,IDF对该指南进行了更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在此次论坛上就新版指南中的重要内容进行了解读。

 

餐后高血糖是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

餐后和负荷后高血糖与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独立相关。分别以欧洲、亚洲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的DECODE研究和DECODA研究证实,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能更准确地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一项随访时间长达14年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Diabetes Care 201142237)。基础研究表明,餐后高血糖能够加剧炎症和氧化应激,引起内皮功能紊乱,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并最终触发心血管事件。此外,有多项研究证实,控制餐后高血糖对HbA1c的达标非常重要。

 

控制餐后高血糖能够带来心血管获益吗?

STOP-NIDDM研究结果显示,降低餐后高血糖可以使任一心血管事件发生相对风险降低49%[相对风险(RR=0.51P=0.03];心肌梗死相对风险降低91%,(RR=0.09P=0.02)(JAMA 2003290486)。旨在评价阿卡波糖降低T2DM患者心血管风险的作用的MeRIA7荟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阿卡波糖较安慰剂显著降低患者心梗风险[风险比(HR=0.36P=0.0120]和任一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HR=0.65P=0.0061)(Eur Heart J 20042510)。上述两项研究均被作为循证证据被纳入新版指南中。然而,在HEART2DNAVIGATOR 研究中并未得出控制餐后血糖可降低心血管风险的结论。

综合各项研究,新版指南指出,早期强化控制餐后高血糖比在较晚阶段进行餐后血糖控制的益处更多。目前,控制餐后高血糖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还在讨论中。新版指南指出,同时针对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是实现最佳血糖控制的一项重要策略(1+级,2007年证据级别为2+级)。指南同时推荐,应在餐后高血糖患者中实施治疗策略以降低餐后血糖。

此外,SAVOR-TIMI 53研究结果显示,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未能降低心血管并发症风险,阿卡波糖心血管评价(ACE)研究正在进行,其结果值得特别关注。

 

控制餐后血糖的治疗策略

指南推荐以血糖指数(GI)对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升高血糖的作用进行评价,并指出低GI饮食可显著降低餐后血糖。α糖苷酶抑制剂是管理餐后高血糖的优选。

展开

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阅读免费指南
发送到邮箱

收藏

分享

评论
提交评论
1099280
2018.04.26
回复
用了这么多年,确实有在不断变好
df63
2014.06.03
回复
什么是餐后高血糖没有给出定义
Lex666
2013.12.02
回复
回复 红贝瞳:您好!从医脉通网站中下载是没有问题的,您可以试一试!
红贝瞳
2013.12.02
回复
下载后是乱码
/ 没有更多了 /
置顶